第11章 张良的水平-《汉朝旧事》
刘邦去投奔秦嘉是权宜之计,而路遇张良是意外之喜。
刘邦与张良结伴来到留城,却发现楚王景驹及上柱国秦嘉已经去了彭城,留城(沛县附近)只有东阳宁君留守。
东阳宁君似乎对刘邦早有耳闻,所以还是盛情款待,嘘寒问暖,安排得妥妥贴贴。这个时候不欢迎都不行,东阳宁君的探子早打听到秦军正往这边扑过来,所以来得所有军队东阳宁君都会盛情款待的。章邯在攻打陈县的同时,另外派别将司马枿(音聂)往北攻击楚地,先攻占相县(今安徽淮北),屠城!政府军居然也干这混蛋事,焉能不亡?秦军兵锋已经到达了砀县(今河南永城),并且准备攻击彭城(今江苏徐州),政府一般都有谁称王就打谁的传统。
人一倒霉真是喝凉水都塞牙,刘邦只能自叹倒霉,好不容易找到个可以依靠的主,没过几天舒坦日子,秦军大军压境,所以刘邦很紧张,以自己目前的实力,要面对当时最精锐的秦军,那无异于以卵击石,而且这支秦军刚刚打了胜仗,士气正旺。
但是东阳宁君是条汉子,很讲义气,毫不犹豫就带领一万人马去萧县(安徽萧县)一带阻止司马军北进,并安排刘邦在后面接应。主人都这么卖力气救楚王,客人自然不敢怠慢,刘邦也带上曹参,夏侯婴等人向西南的萧县进发。
东阳宁君在萧县芦屯遭遇了秦军,摆开阵势,面对秦军精锐,楚军面露惧色。果不其然,楚军稍一交手,便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,丢盔弃甲。东阳宁君的勇气是可佳的,但结果是凄惨的。可见打仗可不是光靠勇气就行。孙子曰,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我要曰,冲动是魔鬼。
刘邦军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,前面溃败下来了,后面的也跟着遭殃,好在刘邦手下那几员大将生猛,才保得刘邦性命无忧。刘邦只能将人马带回留城,见了留守的张良,是无限的感慨:某差点就见不到先生了。张良安慰沛公说没事没事别在意,胜败乃兵家常事。
萧县一仗,把东阳宁君打跑了,这对刘邦来说并非坏事,留城落在了刘邦手里,按张良的计划是先在留城整顿兵马,收集残部,然后打砀郡,用来做根据地。
打砀郡,就不怕章邯来袭?
章邯驻扎在雍丘(今河南杞县),他的目标是攻打赵国,根本无心管砀郡。所以您就放心了,他不会来的,他也不屑于来。
战略家就是战略家。思路非常清晰。
张良不仅是战略家,而且是军事家。
他的到来给刘邦军队带来了不一样的作战思路和方式,这个不一样首先就体现在砀山之战上面。
为了打掉司马枿的军队,必须智取,不能强攻,因为以刘邦现在的兵力是没有办法强攻吃掉秦军的。所以张良要露一手了。
冷兵器时代,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,三者并不一定全要占尽。为了打赢这一仗,张良取三才之中的地利,为秦军选了一个战场,砀山一个葫芦形的山谷,在这个山谷打埋伏,敌军插翅也难飞,就算侥幸突出山谷,砀山又是刘邦前几年做过盗贼的地方,部众都很熟悉这里地形,秦军就算能突出去也得脱成皮。况且这个司马将军也是个二愣子,虽然勇猛但不爱动脑子,所以把他诱到葫芦谷是不难的。
伟大的战略家张良的到来,的确给刘邦军队带来了改变,再也不靠横冲直撞抢地盘了。
张良便布置夏侯婴明日出战诱敌,只许败,不许胜。樊哙、柴武、靳歙、王吸在入口埋伏。曹参,周勃在出口埋伏。纪信纪义两兄弟带着火具在谷口右上方蹲守。奚娟、薛欧两人同样带着火具在左上方蹲守。
这的确是个完美的陷阱,就等着二愣子司马先生一脚踩进去了。
计划妥当后,夏侯婴便带了一千人前去骂战。二愣子先生果然禁不住骂,冲出营寨与夏侯婴捉对厮杀起来,俗套的镜头来了,夏侯婴斗了数十回合,假装不敌,往后跑,这时刘邦又冲了出来,与司马先生打了起来,又是不敌,转身就跑,连营寨也不要了。在刘邦和夏侯婴的联袂出演下,司马先生杀性大起,准备追赶刘邦败军,左右别将提醒他别中了埋伏,司马枿却大骂,小毛贼,能有什么圈套。这个时候司马枿看到了立功的机会,能放过么?所以便不顾劝阻,领兵追赶。
等将秦军引入了葫芦谷,刘邦和夏侯婴巡着山路佯装大败上了山脊,二愣子司马枿看到他们往山上爬,哈哈大笑,说道:山贼就是山贼,打不过专往山里钻。
马上他就笑不出来了!
大笑之时,只听一声炮响,杀声震天,火光耀眼,乱石,火烟,利箭一时到处都是,这时候司马枿才知上当,山谷里火烧声,惨叫声,巨石滚落声,交杂在一起,场面十分混乱,司马枿组织军队向山谷出口突围,可是一到谷口,马上又是喊杀声一片,他这才明白,自己已经被包了饺子。
无奈之下,他只好又退回山谷,司马枿料定不能突出去了,便要拔剑自刭,在随从力劝下才没死成,并在当地士兵的指引下,由谷中找到一条小路,带着几个随从,趁夜色逃了出去。
第二天,被困在葫芦谷的秦军见跑了主将,更是无心恋战,纷纷出去投降刘邦。刘邦突然间得了一万多降卒,大喜过望,只可惜让司马枿跑了。
按他自己的话说,某自起兵以来,就没这么爽过,张先生真是孙武转世啊。而这个大胜全赖张良的妙计取得。所以越发器重张良,拜张良为军师,几乎是言听计从。
砀山大胜,刘邦按照张良的计划对郡中各县发动攻击,不久之后,砀郡大部已经归属于刘邦,当然除了丰邑,雍齿也能耐的很。刘邦大捷,按礼法象征性的向秦嘉报功,秦嘉听信爱将董绁之言,只封了个留城令的官职给刘邦,而封寸功未建的董绁为砀郡长。
这种苦活累活死人的活归别人,打了胜仗战果归自己的无耻行径让刘邦等人极为愤慨,纷纷要求灭了这小人。关键时刻,张良说了,大家不要心急,天下还乱得很,名分不重要,保存实力最重要,先回沛县再做打算。
于是刘邦领兵回了沛县,这些城池也不要了。董绁象征性的追了一下,做做样子而已,他还巴不得刘邦离开,自己这砀郡长也做得舒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