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办法-《明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种干旱一来就持续数月、数年,即使修了水库蓄了水,可不出两月,水库里的水就蒸发的一干二净,有什么用?

    兴修水利工程,对付小规模的旱灾和水灾效果出众。但是面对这种末世级别的灾情,只能是徒劳无功。

    什么叫赤地千里?

    大片大片广袤的土地数年滴雨不降,最严重的时候甚至黄河都断流了。

    这种程度的灾情,以现今的技术手段,根本就不是任何官吏能够解决的。

    徐若琳出身官宦之家,父祖论证时旁听了一些。可即使她的祖父徐光启,也对明末的灾情预估不足,导致她的认识不可能多么的深刻。

    此时被左梦庚揭开血淋淋的事实,不由怔怔。

    “难道……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大明江山吗?就没有办法了?”

    “有。”

    左梦庚说的斩钉截铁,令徐若琳激动不已。

    “有何办法?”

    “殖民,向外殖民。”

    他怕徐若琳不懂,深入解释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你认识那些西洋来的传教士,可曾听他们说起过,如今的欧罗巴也是灾害横行?”

    徐若琳露出懊恼的神情,颇为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“我没有询问过。”

    对此,左梦庚也只能惋惜不已。

    明末的中国人和西方交流,局限性太大了,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没有掌握。

    事实上明末这场将华夏折磨不轻的灾害,其实在欧洲也同样肆虐横行,造成的危害同样不小。

    为何欧洲挺过去了呢?

    有人说,是因为西方的平民逆来顺受,即使生存的再艰难也不敢反抗。

    这就是扯淡。

    人在饿肚子的情况下,什么疯狂的事情都会做的出来,哪有什么逆来顺受之说?

    之所以这种小冰河时期引发的灾难没有在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,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,如今的欧洲开始了殖民时代。

    大量的欧洲人口迁徙到了美洲、非洲等诸多无主之地,这一下子就让欧洲的土地压力得到了缓解。

    殖民不但稀释了本土的人口压力,还可以从海外的殖民地得到充沛的物资反哺本土,这才是欧洲顺利度过小冰河时期的真相。

    “那些欧罗巴人为何能够万里迢迢跑到咱们这儿来?就是因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这个地球,同时寻找到了许多富饶而无主的土地。他们从本土派出大量的人口,将那些土地占为己有。原来本土可能和咱们一样,每人一亩土地都没有,现在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去了海外,那么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大幅增加。又有了海外丰富的物产补充,这样的天灾对于他们来说,也就不算什么了。”

    道理很浅显,顺着左梦庚的描述,徐若琳很容易就在脑海里勾勒出了完整的图像。

    “只能向外移民吗?”

    左梦庚重重点头。

    “当今的情势,要么向外大量转移人口,稀释单位面积下的人口数量;要么就只能依靠灾害、战争来大幅削弱人口数量。两者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,都是要减轻土地的承载压力。”

    徐若琳不禁打了一个哆嗦,双目无神。

    “可我华夏之民,又能移到哪里去?”

    左梦庚觉得她想的有点多了。

    “现如今的问题,并不是该如何移民出去,而是朝廷根本不可能支持对外移民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